时间:
首页 三秦概览 信息博览 企业展台 活动交流 文件文献 走进科技 理事风采
走进西安 走进宝鸡 走进延安 走进渭南 走进榆林 走进安康 走进汉中 走进商洛 走进咸阳 走进铜川
现在位置:走进陕西网 > 认证认可离我们越来越近



信息博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意见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为全省残疾人做好十件事的有关通知摘要......
省政府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成立......
企业展台:2007年陕西省规划设计金奖楼盘
2007年陕西十大金奖楼盘......
西安首届“十杰法官”评选揭晓......
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木地板、门业批发市场部分抽检合格品牌公告......
陕西省2006年复混肥料、过磷酸钙产品质量检验合格产品 “我最喜爱的景区、旅行社”评选结果揭晓......
文件文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解决省属国有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的通知......

 

认证认可离我们越来越近

1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进一步提升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专题座谈会上,有关专家首次揭示了一纸认证认可证书的“含金量”——即在万元GDP产值中,认证认可事业作出了0.671%的贡献;在GDP的增幅中,认证认可拉动了0.32%增长。

近年来,认证认可无所不在,从代表电子产品身份的强制认证“3C”、食品市场准入的强制认证“QS”、优良农产品的代表“绿色食品”认证,到代表企业管理国际水平的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认证、体现生产与环境关系的ISO14000系列认证、检验食品生产安全程度的HACCP认证、还有部分认证认可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附加条件,是进口国向出口国提出的要求。人们常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因为有了质量信誉才会赢得市场,有了市场才会获得效益。无论是产品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其目的都是通过完善企业的质量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通过质量认证显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质量认证这一活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企业质量体系的完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整体业绩,从而达到企业的持久成功。质量认证的意义也就在于使企业的这一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放到生活中,认证认可的贡献率直接体现在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上。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突破贸易壁垒,推动对外贸易;顺畅农产品流通,推动新农村建设;维护民生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加快行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六大方面。

放到市场上,就是消费者更加信赖有认证认可证书的企业或产品。上海市对本市5008名消费者和其他21个省区市的968名消费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认证的知晓度达到92.5%,认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为90.9%,消费者对认证结果的认同度达到76.4%。这表明,消费者对认证的作用和贡献是认同的。

认证认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上海和山东两省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获证企业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达到90.45%,而未获证企业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7.15%,两者在产品质量上的显著差异证实了认证认可的作用。

认证认可不仅在国内适用,而且认证认可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影响力。因此,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究体系显得格外重要。搞清楚认证认可未来研究的方向在哪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一方面,要完善认证认可贡献宏观测评体系。在更大范围内持续开展测评工作,才能不断加以完善。而提高认证认可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成为全球范围的话题。另一方面,加强生态认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认证认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认证研究,建立相关领域认证认可制度,可以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也是企业赢得“绿色口碑”的起点和基础。再一方面,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研究。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并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认证制度的研究,将填补认证认可领域空白,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对希望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此方面的认证认可将成为其能否顺利闯荡世界市场的重要助力。同时,加强服务认证研究,保障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于我们 活动交流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zgsx.org.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市场发展中心版权所有